台湾女优 支招:假期心理 “充电”+ 家庭关系升温,暑假更惬意!
2025-07-02
台湾女优
学生放假时间:【2025年7月19日】 - 【2025年9月7日】
暑假开启,告别了课堂与考试的压力,回到了熟悉的家中。但你是否也经历过这些困扰:突然闲下来感到无所适从?在家没几天就被爸妈“嫌弃”?别担心,这份实用的假期生存指南,专为你的快乐暑假定制!
一、心理调适实现“松弛有度”
1. 允许“摆烂”,但别“躺平”到底:
刚放假:别急着给自己安排满满当当的计划。允许自己彻底放松几天,补觉、发呆、刷剧,给紧绷的神经放个假。
休整后:主动建立“轻节奏”。每天做1-2件小事(如阅读30分钟、学做一道菜、散步),找回掌控感,避免陷入“无聊-焦虑”循环。
2. 告别“任务模式”,拥抱“兴趣驱动”:
暑假不是另一个学期。与其强迫自己学不感兴趣的东西,不如探索真正喜欢的事:学乐器、画画、研究美食、看纪录片、尝试一项运动。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和减压阀。
3. 保持“小连接”,避免“大脱节”:
定期和同学、朋友线上聊聊天、约着见个面。分享近况、吐槽趣事,维持必要社交,避免孤独感。但不必强求时刻在线,享受独处也很重要。
4. 关注“情绪小信号”:
如果感到持续低落、烦躁、失眠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,别忽视。可以找信任的朋友聊聊,或利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线上资源(心理咨询预约方式://mp.weixin.qq.com/s/w-5_uOvsOB5GLUIVhXQCxA)
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:
12356
台湾女优 珠海校区紧急咨询电话:
0756-8585766
全国24小时希望热线:
400-161-9995
广东省共青团心理援助热线:
12355
二、与家人相处做好“温馨陪伴”
1. “作息”不是战场,沟通是桥梁:
理解父母:他们的唠叨常源于关心(担心熬夜伤身、不规律饮食)。试着温和沟通:“爸妈,我假期想稍微调整下作息,保证充足睡眠,可能不会和你们完全同步,但我会注意健康的。”
小小妥协:不必完全同步,但尽量避免日夜颠倒。一起吃早餐或晚餐,是增进感情的好时机。
2. “家务”不是负担,是爱的行动:
主动分担:饭后顺手洗碗、扫地、倒垃圾、整理自己房间。不用等父母开口,主动做一点小事,能极大减少摩擦,让父母感受到你的体贴和成长。
“看见”付出:真诚地说一句“妈,今天的菜真好吃”或“爸,辛苦了”,效果显著。
3. “共同做事”强过“各自沉默”:
创造共同话题/活动: 邀请爸妈一起看部老电影或他们喜欢的剧;向他们学做一道拿手菜,或者教他们用个新APP(比如发短视频、网购技巧);饭后一起散步聊天;一起整理老照片,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。
4. “有效沟通”化解小摩擦:
“非暴力沟通”小技巧:
观察事实:“妈,你刚才说了三次让我别玩手机了。”(而非“你老是唠叨我!”)
表达感受:“我有点着急/烦躁了。”
说明需要:“我需要一点自己放松的时间。”
提出请求:“我定个闹钟,再玩20分钟就休息,你看行吗?”
“积极倾听”: 当父母说话时,先认真听完(哪怕不认同),点点头,简单回应“嗯,这样啊”,再说你的看法。被倾听的感觉会让对方更愿意听你说。
5. 给彼此“呼吸空间”:
不需要24小时黏在一起。每天留出专属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看书、听歌、处理自己的事。也尊重父母需要独处或他们自己社交的时间。
祝大家都能拥有一个自在、充实、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愉快假期!
图文:台湾女优
初审:梁新浥
复审:文李黠
终审:肖云